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讲文明树新风

乡村劲吹文明风

发表时间: 2017-02-16 | 来源: 葫芦岛文明网

  山清水秀,碧海蓝天。如今,徜徉于葫芦岛市绥中县网户乡的孙家村,每个人都会被那里干净舒适的环境所陶醉,更令人钦佩的是,孙家村老百姓文明的行为、动人的事迹、美德的力量,将文明内化为乡村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村民的行动,让乡村外在更加迷人,内在更有味道。

    很多村民认为,老百姓只要吃好穿好,搞点娱乐活动就不错了,提起农民也要发展文化事业,搞精神文明建设,很多村民是不怎么赞成的。但是,为了让乡亲们了解网户发展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14年,网户乡建起了全县首个乡村学习教育基地。“这是我们乡马山界村的张佐财,他拾金不昧,将拾到的近万元现金交还给失主,并且没要一分感谢金。”2月13日,网户乡党委书记冯智勇骄傲地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将部分好人好事在学习教育基地公布表彰、引导更多村民加入到“好人”的行列,在学习教育基地,还摆放着村规民约,只靠单纯的文字是很难有说服力的,这些好人好事,就成了活生生的例子,无形之中成了现实版的村规民约。

    由于学习教育基地就建在孙家村,所以这个村子没少沾基地的光,很多活动都是在基地里进行的,耳濡目染,孙家村“好人”队伍也在逐渐壮大,村子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这变化,让人欣喜,让人士气鼓舞。孙家村几位老人组成的义务服务队就是一个好例子,过年前后,几位老人没有在家里热乎乎的炕头上享福,而是在村里的街道上“巡逻”,看到哪条街道不干净了,就主动清扫,听到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了,准是提前到场。这个队伍有四五个人,平均年龄70岁上下,有一次,有村民因为界墙发生矛盾,几位老人带着尺子一步步测量,公平的划分出边界,两家人都心服口服。村里无儿无女的独居老人去世,所有的后事都是这些老人们帮着料理的。对于老人们的所作所为,村民看在眼中,记在心中,并跟着学跟着做,“老人们这么不图回报地为大伙付出,我们年轻人还有啥资格不好好干?没有时间打扫,没有时间‘巡逻’,管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把自家院子前后打扫干净,和和睦睦过日子,这点我们总应该做到吧。”村里的一位年轻人说。现在孙家村里打架斗殴的事几乎没有,邻里之间十分和谐。

    近日,孙家村还根据自身特点,编制了村规民约。“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村民村规民约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其实,在没有村规民约前,通过身边人的引领,啥事能做,啥事不能做,我们自己心中也有杆秤。”“有了村规民约后,我们要进一步对照,争取做得更好。”村民们纷纷说道。

    据了解,孙家村的村规民约不是一成不变的,文明创建在深入,村里要解决的问题也在变化,所以村规民约会随着村民素质的提升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针对现有的特点和重点问题作出调整,并长期宣传下去。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吴守义说:“城市人做文明市民,我们村民也要做文明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为自己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也希望通过村规民约倡导村民讲究文明,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条例,妥善解决村民之间产生的矛盾,建设友爱宜居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文明建设共同努力。”

    吴守义表示,有了身边人的引领和村规民约的约束,现在,村里打牌酗酒的少了、看书学文化的多了,大伙在一起聊得也是互帮互助,团结致富的话题,很少有人搬弄是非。

    冯智勇说:“其实,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多年来,老百姓也都形成了一种习惯和做法,这种约定俗成的内容看似平常,有的却十分可贵。今年,我们乡党委准备继续在乡村精神文明上下功夫,更好的利用学习教育基地,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村里的好人好事,让村与村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赶超的氛围,把好的做法发扬光大,同时摒弃陋习,让老百姓真正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到幸福、温暖和快乐。”

    相信,随着做法的不断更新,制度的不断完善,文明乡村之风将从网户乡孙家村飘向绥中全县、全市甚至更远,真正实现文明之风浩荡来,滨城无处不飞花。(张笑语 梁立娜)

图说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