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滚动图片

打造宜居家园

发表时间: 2018-05-31 | 来源: 葫芦岛日报

    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在塔吊的转动中走进了历史;功能完备的“一场五馆”体育文化设施在昔日的小渔村上拔地而起;青山水源建成供水一举解决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用水瓶颈;城区供水管网改造让居民小区24小时供水变为现实;村村通工程把柏油路修到农民家门口;兴建高速建成通车使建昌老区真正实现转身向海……置身其间,见证发展,亲历变化。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历程,一项项,一桩桩,印证着城市前行的坚实步伐,承载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智慧与创造,处处彰显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改革宗旨。
   关键词:住房
   生活回放: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50多岁的王良一家便居住在化工三区棚户区,低矮的两间小平房见证了一家人30多年的生活轨迹,夏天漏雨,冬天漏风,长年闻着化工厂的刺鼻气味。这样的生活在2009年戛然而止。棚户区改造了!2010年在新建成的河畔花园小区,王良一家分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楼房,当了大半辈子的城里人,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漂亮”的家。搬到新家的那一天,王良眯着双眼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对政府的感激之情在他心里温暖地荡漾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住宅区在城区矗立,而在这崭新面貌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以及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关注。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我市有越来越多的乔迁之喜降临到王良这样的普通棚户区百姓身上。自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我市成功改造了集中连片的化工化机棚户区、锦北棚户区、锦西石化公司棚户区、化工三区、南票矿区、杨家杖子矿区采沉区,10多万户居民告别棚户区,搬进设施齐全的新建小区。截至2009年底,我市彻底消除集中连片棚户区。
   棚户区改造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征迁难度大,特别是在消除集中连片棚户区后,剩余的零星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更是城市建设中难啃的“硬骨头”。郝家屯村作为市政府的“近邻”,建市二十几年来先后7次启动拆迁工作,但始终未果。2015年底,市委、市政府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生态宜居沿海经济强市、谋篇“十三五”发展蓝图、造福滨城百姓的高度,作出了改造郝家屯村棚户区的重要战略部署。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了郝家屯村棚户区的征收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和坚定决心。翻开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棚改项目年年被列为民生实事。龙港南上坎、岭东、连山区沈后住宅区等一个个棚改工程相继完工。棚户区改造工程让棚户区居民实现了从“忧居”到“安居”。
   生活回放:王颖一家一直租住在农民新村的一处平房,住房条件非常艰苦,而且一年1000多元的房租对于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四口之家来说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这辈子能住上楼房,在王颖看来,只是梦想。2010年,王颖的梦想实现了!政府分配给她家一套60多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圆了她大半辈子的住楼梦。2010年的冬天对王颖一家来说特别的温暖。

  

图为美丽壮观的城市一角


   从百姓利益和需求出发,让城乡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住上称心如意的保障房、安居房,这是市委、市政府对百姓的庄严承诺。“十一五”期间,9236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实现“住有所居”;“十二五”期间,我市保障性住房实物保障达到5335套,公租房租赁补贴达到3627户。以公租房实物配租、租赁补贴、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不仅像王颖一样的城镇保障户实现“住有所居”,越来越多的中等偏下收入“夹心层”、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也逐渐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从政策调控中受益,居住状况得到改善。
   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仅保证城市困难群体实现“安居梦”,同样保证农村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把消灭农村危房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截至2017年底,共改造农村危房12000多户,一大批农村低收入群体住进了改造后的安居房。
   临街大厦鳞次栉比,标志性建设彼彼皆是,都市的气质日益凸显;多层、高层住宅错落有致,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商住小区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的对居住质量的需求。不断隆起的钢筋水泥骨架挺起了城市的脊梁。
   关键词:出行
   生活回放:锦西石化公司退休职工潘玉敏是老锦西人,她说,八十年代她刚上班时,一到厂内过火车,瞧好吧,汽车、自行车都堵到五里河桥了,干着急,就是过不去。后来建了新华立交桥,就再也不堵了。
   1990年,我市首座立交桥——新华立交桥建成,新老城区交通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如果说建筑是城市的脊梁,那么道路则是它走过的最坚实的脚步。建市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市的经济社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迅猛推进。继新华立交桥之后,海滨立交桥、锦葫路立交桥、龙湾大街、海辰路、红星路、海日路、滨海路、龙程路、海月路、海星路、天化路、滨河路、龙前街、龙绣街相继新建、改造,老城区基本告别摸黑路,新城区形成四路(海日路、海月路、海星路、海辰路)、四街(龙锦街、龙绣街、龙前街、龙程街)纵横贯通的交通路网体系;整修、扩建了茨山河桥、海日桥、玉皇桥、五里河桥、化机桥、化工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路不断在我们脚下延伸。2017年10月,外环路建成通车;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打通新老城区交通瓶颈的海航路、海翔路高架桥工程也即将建成通车,主城区道路交通进一步畅通。路网连接,缩短了连山、龙港与兴城的距离,“三位一体”大城区格局正逐步形成。
   2014年,兴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兴城至建昌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这条高速公路的通车,大大改善辽西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建昌63万人民“走出大山、通达沿海”的梦想变成现实,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均衡发展。
   生活回放:刘振奎是兴城市围屏乡团瓢村的养鸡大户,唠起以前村里的路,刘振奎说:“村里村外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不说,还有几道河沟子,出来进去都难走得要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收鸡的不愿来,自己雇车往外拉也费劲。一提买鸡雏和卖鸡的事一家人就犯难。村民家家种土豆,有上千亩,赶上连雨天,看着好好的土豆烂在家里运不出去,真是揪心疼啊。”
   2006年秋天,团瓢村通上了柏油路。路好了,运输不再是问题,运费也便宜了,刘振奎当年就把鸡卖到了秦皇岛,一只鸡多赚了四五角钱。有了柏油路,刘振奎不仅把卖鸡的运输线拉长了,而且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该村村主任王振华说,有了这条路,村里上千亩的土豆再也不愁外卖了。2009年,我市106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笔直马路村村通,远方客商来村中;运走特色农产品,强乡富民财路通。”几句顺口溜道出了村村通油路工程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巨大实惠和好处。
   关键词:供水
   生活回放:朱女士居住在化工地区,这里的自来水是定时供水,一天早中晚三次,因为白天上班,朱女士接水的时间只有下午5时以后,为了储水,家里专门购置了两个大号的水桶,一个用于卫生间,一个用于厨房,此外,大盆小盆的也存水。朱女士说,她不羡慕朋友们穿啥吃啥,最羡慕朋友家里一拧水龙头,啥时都有水的日子。
   我市的自来水管网大多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主干线长达260千米,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这些供水管网绝大部分已经老化,特别是化工、化机、水泥、辽建以及龙港区部分小区内的入户管线,使用年限都在20年以上,早已超过使用期限。而当时使用的管材也不过关,均为普通钢管,防腐性能极差。部分小区洁净的自来水从水管里出来,竟变成了“锈水”、“臭水”。管线经不起压力,加大水压,管线爆裂,不加压,高楼层的住户水龙头流不出水来。而且我市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由于水源供应不足,多个居民住宅小区只能限时供水,全市有7.7万个家庭、约20万人口,不能全日供水,占总供水户数的40%。
   市委、市政府对百姓的饮水安全、饮水保障问题极其重视。2010年5月10日,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动工。三年工期仅两年便完工,一举解决了市区6万户、18万人口的24小时供水问题,朱女士也是其中受益人之一。紧接着,我市又启动了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船厂住宅区12000多名居民告别“吃水难”。
   我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建市之后,市区人口大量增加,原有的供水能力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区生产生活需要。1991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兴建乌金塘水源工程,1993年12月工程竣工通水;1996年,又建设平山水源工程;2010年3月18日,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我市历史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青山水库开工建设。2014年10月,青山水库枢纽工程全部完工;2016年年底全长71.2公里的青山水库输水管线工程完工;2017年10月,青山水源配套工程——青山水源净水厂及配水干管工程完工。净水厂投入使用后可实现供水10万吨/日,有效解决市区供水不足,特别是用水高峰时段供水紧张问题。
   在改造供水设施的同时,供暖设施改造也持续推进。2007年以来,实施低温区改造近百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成片的低温区;实施国电西部供热工程、渤海热源厂改扩建工程、“既改”试点工程、“拆小并大”集中并网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城区内热源不足的问题,主城区大的供暖格局向好发展,城区供暖质量稳步提升;
   在龙湾中央商务区建成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在内的“一场五馆”,承办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排球、蹦床项目的比赛;彻底告别市内重大活动租借企业场馆的历史;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有了舒适的好去处;
   百货大楼、宏运商厦、玉皇商城小商品城、大润发以及在建的兴隆大家庭等大型商场,在新老城区构建起密集的商业网络,市民购物更方便舒适;
   ……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经济实力,何谈改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是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最有力的推手。建市以来,我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每年财政都要拿出一大笔支出用于改善路道、交通、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论从体量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280万市民则是改革红利最大的受益者。
   一个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恰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富庶葫芦岛的和谐乐章。 (刘波)

图说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