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综合稿件
元宵节高跷助阵虎虎生风 30年情结不舍欲辐射周边
发表时间: 2017-02-22

 

 

 

  
从十六七岁开始,刘洪涛就与父辈一起踩高跷。近30年来,这个情结一直烙刻在他心里。“人高高在上,那份敞亮,那份欢愉。尤其是听到观者的呐喊,更让‘得瑟’的小火苗蹭蹭往上蹿。”
每当中国传统节日来临,刘洪涛与二三十名伙伴儿穿上戏服、绑上高跷,在十里八村舞着衣袖、撒着欢儿。那份激情的时光,点亮了自己,热闹了村野。
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年45岁的刘洪涛生活在绥中县李家堡乡马营子村,元宵节当天15时左右,他与二十余名穿着五颜六色戏服的队友在本村及邻村踩着高跷,将浓郁的辽西风情淋漓尽致地向观众展示。
在4个多小时的表演中,几百名村民来现场观看。大家伙儿如醉如痴,彻底被幽默、生气、灵动、机智的表演风格所折服。
71岁的李大爷是李家堡乡老虎村人,他没在家看电视里播放的元宵晚会,而是冒着寒气,一直在现场待着。“以前我也会踩高跷,由于年纪大了,才放弃。有点儿舍不得,可岁月不饶人,那份情结,只能搁在心里。看着年轻人踩得虎虎生风,好像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心里老乐呵了。”
这样的场景,在刘洪涛的演出生涯里,不知出现过多少次。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己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踩高跷,在此基础上,既锻炼了身心,又欢愉了群众,那份自豪感油然而生,所以即使踩了几个小时,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队伍能整齐划一
据了解,目前活跃在李家堡乡有好几个高跷队,表演人数在200人左右,多数为年轻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十多岁。
十六七岁时,刘洪涛从父辈那里学会了踩高跷。据其回忆,这个技能,看似简单,实则颇费工夫。一开始学的时候,将长约一米的高跷绑在腿上,人扶着墙,慢慢站起。经过一段时间感悟,然后离开墙,独立地踩。
这个过程至完全熟练,刘洪涛说他用了两个月左右,不知摔了多少个跟头,才达到“健步如飞、运用自由”的地步。“底盘”稳了,才能表演各种动作。刘洪涛说成为一个好的踩高跷表演者,至少用一两年的时间。“摔打、吃苦是常有的事儿,只要坚持,最后没有不成功的。”
马营子村高跷队的高跷最长的一米,最短的60公分。高跷中间的部位有脚蹬子,脚踩在上面,然后用“绑腿”将高跷与腿部绑紧。“根据表演者身高,来选择高跷的长短。个子高的人,绑短的高跷;个子矮的人,则绑长的高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地平衡,再有就是演出队伍能达到整齐划一,高矮适度。”刘洪涛说。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李家堡乡踩高跷的人全是当地人。据了解,除了农忙、外出打工外,每逢节假日,尤其是中国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他们都聚集在一起,为当地村民进行义务演出。
最近几年,记者在我市很多农村采访时,发现前些年存在的诸多高跷队伍有不少消失了,这项活跃在辽西的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然而,李家堡乡的几支队伍仍在生命力很强地存在着,究其原因,该乡文化站站长朱如新分析说,踩高跷在当地有很好的传统,这项传统曲目诙谐、动感十足、虎虎生风,深受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生机勃勃的树木。
朱如新说,优秀的民间文化应不遗余力地传承。另外,根据时代需求以及观众的口味,也应与时俱进,精妙地揉进一些现代的因素,让传统文化生根、发展,直至绚烂多彩。
当地的几支高跷队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据了解,以前踩高跷时,取材多是来自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配之以锣鼓声、镲声,显得单调,韵律感不强。最近几年,当地的创作人融进去《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曲目的音乐,表演出来的效果出奇的好。
开始影响更多
另外,在器材的选材上也有变化。据刘洪涛介绍,以前,高跷所用的材质是柳木的,踩起来柔软,表演者用时得心应手,不费啥力气。但缺陷是弹性不好,韵律不强。
“最近,我们更换了材质,用的是松木的,这个比较坚实、弹性强。虽然有点儿硬,对表演者来说有些费力,甚至对腿部有些许伤害,但只要观众喜爱,牺牲再多我们也值得。”刘洪涛发自内心地说。
以前柳木的高跷,表演者都从外地购买;现在用松木,他们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就能做。这样,省去了不少购买的费用。
演出服装也得精挑细选,必须与表演者的身份相符。采访时,记者得知,马营子村高跷队的演出服装都是刘洪涛的姐姐一针一线赶制出来的。
“表演者的服装,多是汉服。根据戏里的人物设置,例如孙悟空、白娘子、大头人等,加上表演者的外形,与戏里的人物匹配后,再辅之与其一致的戏服,就能达到形神兼具的效果。”朱如新说。
在踩高跷的道路上并不孤独、辛苦。刘洪涛说,当一项兴趣爱好深入骨髓,无法割舍的时候,再多的付出也值得。尤其是这项技能是前辈传下来的,强身、悦人,更能让人去不倦地追求。“我将一直踩下去,与兄弟姐妹们让这项接地气的民间文化光彩夺目,并向周边地区辐射。”(张宝成 文/摄)
责任编辑:王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