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文明创建

不忘初心 凝心聚力 笃定前行 励行致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纪实

发表时间: 2021-01-28 |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回眸“十三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迈上了新台阶。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持续浓厚干事创业氛围;笃定前行,着力推进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励行致远,谋篇布局“十四五”,服务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特别是2020年,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统筹疫情防控与学院改革发展,以电气工程一级博士点为依托,注重学科融合、优势互补,加强校企合作,全力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一流专业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为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一、砥砺奋进、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优化升级

 

  砥砺奋进,电气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学院于1981年获国家首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启了学校电气工程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里程。1991年,电气工程学科在十年积累的基础上,首次申报博士点,之后历经“八五”至“十二五”时期的不懈努力建设。“十三五”期间,学校以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产业振兴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增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学院迎来了首批电气工程专业博士生,在“十三五”收官之年,电气人砥砺奋进28载,圆了几代电气人的梦想。电气工程学科的优化升级将在“十四五”期间前所未有地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统筹推进,控制工程学科建设一级硕士点。学院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坚持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学科双轮驱动、协同用力,全面评估两大学科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摸家底、找症结,开药方、补短板,打破思维定式,创造性地应对新问题。“十三五”期间,学院始终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全方位推进,多角度发力,在推进电气工程博士点优化升级的同时,加大控制学科的建设力度。2020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通过省学位办审核,正等待国家学位办审批。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历经25年建设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硕士点也完成了自身蜕变,步入发展建设的新阶段。

 

  回顾“十三五”,电气与控制两大学科的优化升级得力于学院全力打造的学科平台与科研团队。“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学院打造了“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山装备智能化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辽宁省运动控制虚拟仿真中心”;“十三五”期间,打造了“矿山电气装备智能化及安全监控关键技术”辽宁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了“辽宁乐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葫芦岛龙源采油配套设备有限公司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电气工程一级博士点建设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抢抓机遇、潜心内涵,专业建设全面推进

  抢抓机遇,新工科专业获得审批。学院办学始于1949年的机电科,从电气与工业自动化逐步发展到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5个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学院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新需求;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经济、应对未来人才竞争的新机遇。为此,在“十三五”期间,学院把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性大局,主动作为、应对挑战,面向未来、积极谋划“新工科”专业建设。2019年,学院结合学科实际,自觉服务于学校调整专业结构的新发展格局,申报了“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并于2020年获批,实现了学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新突破,为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5个传统专业向新工科改造、高质量发展增强了活力、添加了动力。

 

  潜心内涵,专业认证教育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学院全面落实OBE教育理念。2016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国际教育工程专业认证。2018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成为学院第二个符合《华盛顿协议》国际互认的专业。201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第二轮专家进校考查中自证了三年的建设成果,顺利通过了认证复评,获得了为期六年的又一轮新的建设发展机遇,同年,自动化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获得了受理。2020年,学院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新改革,全面梳理了工程教育持续改进中的工作落实,找问题、量差距、寻盲点,把改进重点落在课程目标达成上,轻形式、重内涵,确保改进落地见效。系统推进自动化专业针对持续改进的自评工作,认证自评报告经过一年的反复修改校订,以详实的数据做支撑,透彻分析了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已提交认证协会专家审查,等待反馈意见,期待认证专家进校考查。2020年,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认证申请再启程,以更加完善的形成性评价机制体现专业内涵建设。学院专业认证之路弦歌不辍,步履铿锵。

 

  追求卓越,一流专业建设开启新程。学院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托工程认证教育加快内涵建设,主动布局“一流专业”建设,201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学院推进对OBE教育理念认识的再提高,以目标为导向,在认识上找差距、在培养上找短板、在落实上找问题、在措施上找方法,坚持持续改进常态化,一流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双双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有望取得历史性的双突破。

 

  “十三五”期间,学院获辽宁省教改项目3项,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在追求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道路上走出了学院自信、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

 

  三、推进回归、立德树人,人才培养遵循规律

 

  学院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中明确提出要尊重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推进回归,一流课程建设进入快车道。学院紧盯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全面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打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引导教师回归本分,胸怀格局、胸怀情怀,以校级“金课”项目为抓手,激励教师投入一流的时间、一流的精力、一流的情感,全力推动课堂质量革命;引导学生回归本分,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催生“教”与“学”环境多元化,达到课程的“两性一度”标准,在广度、深度、高度、温度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9年,学院3门课程获批校级“金课”;2020年,学院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5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培养全过程。学院始终坚持三全育人,要求全体教师发挥好专业课程培根铸魂的作用,守好专业教育课程思政这段渠。疫情期间,学院组织教师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等网络课堂,融思政教育于每一堂课之中,线上牵动每一名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新闻中心以“专业教育在战疫期间不忘守住自己的一段渠,线上授课不忘承载着课程思想教育”为题、人民日报客户端以“线上授课传递家国与专业情怀”为题,对我院抗疫期间侯利民、徐耀松等老师的课程思政进行了报道,激起了全体师生的共鸣。2020年疫情之下的一场特殊毕业季,学院精心录制了《最后一课》和毕业班全体班导师的《送别》,被“学习强国”平台等转载,在线上传承学校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为毕业生步入社会种下学校的最后一粒德育种子。

 

  目标牵引,学生个性化培养效果凸显。学院着力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合作企业和校友基金立项奖励为牵引,每年组织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惠及全体学生。“十三五”期间,指导教师和竞赛学生不畏寒暑,强化训练,特别是在2020年暑假期间,学院克服重重困难,有序组织参赛学生返校备赛,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不负学院所托,在各类比赛中继续斩获佳绩。五年来,在全国“挑战杯”大赛、智能车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学术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4项,省部级奖项153项,协会奖项390项,申报专利17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8项。2016年邰若鹏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学院着力强化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量身打造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注重榜样引领,落实“校友进班级”,建立校友论坛,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乔俊飞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齐冬莲教授、教育部优青获得者雷建军教授等优秀校友共话成长。“十三五”期间,每年有20%以上的本科生毕业生考取研究生,2020年达到28%,创历史新高;每年有2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国家电网,2019年,毕业生在国家电网录取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5位。

 

  四、深化研究、注重应用,科研服务扎实推进

 

  深化研究,特色领域稳步向前。学院围绕智能化电力设备、绿色化数字电源、节能化矿山装备、矿山电磁智能感知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十三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批省级创新团队资助项目1项、校级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项,获批“兴辽英才”资助项目2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8项,承担企业委托项目4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予权18项;发表学术论文445篇,SCI、EI检索92篇;出版专著4部。

 

  注重应用,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学院力推促进科研成果产品化、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十三五”期间,为适应露天矿的高粉尘、高噪声和大颠簸环境,学院自主研发的露天矿油库智能加油系统,在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应用,近5年,新增经济效益2.04亿元,辐射相关企业实现经济效益16.2亿元,利润1.2亿元。2020年,所研发的大型露天矿智能电缆卷放车,实现我国煤炭行业关键技术突破,从目前市面上电缆卷放装置容缆量大多数不足300米,增加至容缆量到1000米。产品已在神华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成功推广应用,市场潜力达到2.1亿元。中国新闻网以“全国唯一一台1千米智能尾线电缆卷放车在内蒙古露天煤矿成功运行”对产品进行了报道。

 

  五、凝心聚力、争先创优,组织建设持续加强

 

  凝心聚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学院党委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做到“五个到位”,发挥了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有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两次承办学校“廉文化周”有关活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基层延伸。学院党政班子齐心协力,讲团结、顾大局、谋发展、抓实事,经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动对标争先、争先创优。学院2019年荣获“校先进基层党委”,2020年荣获“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和“校先进集体”。学院党委按照“七个有力”的目标,持续推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10个党支部全部规范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部“双带头人”,并兼任行政副职。2018年测控技术系党支部荣获辽宁省校园先锋示范岗,2019年学生第一党支部先后获批辽宁省和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0年3个党支部被确定为“红旗支部”、3个党支部被确定为“示范性党支部”。微党课《追忆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2020年5月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金微课并在中国大学生在线上展播。在辽宁省基层组织建设评比中,创新案例、主题微党课、主题示范党日荣获3个省级三等奖。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学院团委思想引领作用发挥好,团学活动丰富多彩,“十三五”期间多次荣获校先进团委和五四红旗团委,2016年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2次荣获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指导社会实践荣获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和先进团队2个。

 

  争先创优,荣誉奖项激励成长。学院全方位建立荣誉体系,树立模范典型,用先进激励师生成长。“十三五”期间,学院2名教师入选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教师分获首批“兴辽英才计划”特聘教授和教学名师,1名教师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称号;2名辅导员荣获辽宁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和提名奖,3名辅导员代表学校参加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六、潜心发展、科学规划,提前布局“十四五”

 

  “十三五”期间,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笃定前行,走过了不平常的历程,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发展自信。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学院将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全院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学习、深刻理解、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机遇意识,找准位置,在构建学院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课程思政,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人才引进,引育并举,科学调整学科队伍,深入挖掘专业潜力。

 

  统筹推进学科和专业的协调发展,强实力、提质量。在加速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化办学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系统建设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提前布局2023年的学科评估;全力冲击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在实现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点建设的基础上,大胆谋划控制学科一级博士点;在平行推进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科学谋划仪器学科一级硕士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将在“十四五”期间,全力书写电气、控制、仪器三个学科、六个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函数,努力实现师资力量全面增强、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进一步提质、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形成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发展龙头,控制与仪器一级学科协调发展的“三驾马车”,强有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做出新贡献。

 

 

 

 

 

 

 

 

图说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