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文明创建

引导得力 农民调结构尝到甜头

发表时间: 2017-11-03 | 来源:

   连山区老科协在连山区新台门镇建立小杂粮推广基地,从种植、管理到收割出售,步步跟踪,使农民尝到了转变思想、调整种植结构的甜头。 

  早在三年前,连山区老科协就选中了新台门镇作为基地,推广谷子、花生、高粱等农作物。3年来,老科协推广的品种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农民也在调整种植结构中尝到了甜头。尤其是今年,这些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一倍,达到了7000亩。 

  近日,记者随市老科协和连山区老科协专家来到了新台门镇跃渔汀村。镇里的种植土专家柴继韶带领大家挨地块对比查看。连山区老科协推广的高粱品种是我市自己培育出来的“葫粱二号”,当年培育出“葫粱二号”这个品种,在我市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现场,记者发现“葫粱二号”长势粗壮,秸秆和叶片还都是绿色的,一个大的高粱穗子能有7两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种植的原来的“沈杂五”,也就是人们常称的“六A”,由于前一段时间的大风和暴雨,致使“六A”全部都倒伏在地上,现在已经全部死秧了,放倒在地上的高粱秸秆都已经干了。现场的专家估计,这种状况“六A”亩产超不过600斤。再看旁边“葫粱二号”的长势,专家估计亩产能达到1400斤。 

  “葫粱二号”的培育专家也在现场,专家介绍说,“葫粱二号”选用的是南非的高粱作为母本与国内的品种杂交培育出来的,历经8年的时间。该品种抗病、抗倒伏、高产,最高纪录是亩产1670斤。连山区老科协在推广这些小杂粮和新品种上也是不遗余力。为了鼓励农民接受新品种,区老科协拿出部分经费买种子,免费提供给农民试种,一斤高粱种子价格20元,每亩地需要种子4斤,仅今年跃渔汀村就种植了150多亩。仅此一项连山区老科协就拿出了12000余元。为了让农民在收获时没有后顾之忧,连山区老科协还表示每个村给购置一台五六千元的脱粒机。 

  在村里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村民王洪奉。他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6亩地的“葫粱二号”,在春旱缺苗的情况下,到年底每亩地还打了1200斤,而且他的地都是开荒地。当年高粱打下来他就以每斤0.95元的价格卖了,而去年玉米的价格是每斤0.63元,而且玉米的亩产也就1000多斤。尝到甜头的王洪奉今年又承包了不少土地,加上他儿子的一共种了50亩地的高粱。“今年闭着眼也能打5万斤高粱,按照去年的价格,今年卖45000元不成问题。”王洪奉笑着说,“我地里的高粱引得村里人都来观摩,都说来年也种。谁说种地不挣钱呀,看你怎么种,种什么。” 

  据了解,原来全村种植“葫粱二号”仅几十亩地,现在已经种植100多亩地。看到了效益,村民摩拳擦掌:“明年就种‘葫粱二号’,产量高,价钱高,打粮还不用愁。” (来源葫芦岛日报)

 

图说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