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文明创建

为滨城文化工匠点赞

发表时间: 2017-07-14 | 来源:

  高手在民间。
  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在葫芦岛亲历了多位有高超手艺的工匠,他们用双手创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和音乐器材。默默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这些工匠,他们的作品有的在国际展览会上让外国人折服,有的被国内知名的演奏家珍藏。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打造出来的精益求精作品正在享誉国内外。
  石杰:制作修理小提琴、京胡赢得专业人士高度称赞
  60岁的石杰退休后,更加专注于京胡和小提琴修理。卧室成了他放置修理工具的地方,因为家中实在是没有其他地方放了。
  前不久,中国爱乐管弦乐团团长宫建华背着自己的大贝斯找到石杰。这个大贝斯已经跟随宫建华好多年了,用久了琴的面板已经被压平了,没有了弧度,根本拉不出完整的音符了。宫建华走遍了北京的各大琴行去修理,大家都摇头说:这把琴该报废了,干脆放弃吧。宫建华不死心,他开着车来到葫芦岛找到石杰。
  接过琴,石杰仔细揣摩,把琴的音梁、音柱都给换掉了,又经过精心的打磨,历时两个月,原本被宣布“死刑”的大贝斯焕发了新的生命。宫建华接过起死回生的心爱的大贝斯,拉了几下之后,感觉相当的好,音质甚至比以前更好了,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石杰这手绝活让京城的一些演奏家感叹:没想到葫芦岛还有这样一位修琴水平如此高超的匠人。
  石杰是一位普通的市民,木型工人出身,做过木工,开过大客。他心灵手巧,做家具,装电视,在工作与唱戏之余,还痴迷于小提琴与京胡的修理制作。从19岁第一次手工制作小提琴,到最近一把小提琴被国内名家赏识,石杰用了40年时间。
  第一次看到西洋乐器小提琴,石杰就着了迷,将一把旧提琴研究个通透。从此他开始了几十年与小提琴结缘的历程。他反复研究,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制琴经验,同时也借鉴了国内外一些制作名家的理念,成千遍聆听世界名琴的演奏,努力让自己制作的小提琴发出名琴的声音。他不断试用各种型材,反复调整內部结构,寻求最美的音色。拆了装,装了拆,报废了几十把小提琴。工夫不负有心人,优质的原料、独特的工艺、几十年的苦苦钻研,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成功了。2017年3月,总政歌舞团小提琴演奏家蔡丹先生鉴定了石杰制作的小提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12年8月26日,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李门来葫,看过并亲自演奏石杰的手工乐器后,当场题写了“巧手制琴,声韵音神”八个大字。
  石杰在制作小提琴的同时,也研究京胡的制作工艺,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名师褒扬。
  高征:中国斑竹扇骨创意雕刻第一人
  记者见到高征的时候,他刚刚从浙江青田回到葫芦岛。40岁的高征已经在浙江从师学艺4年了,师从中国文玩界名家秋人。高征凭借高超的微雕技巧,独创斑竹扇骨创意雕刻,成为目前中国第一人。
  在泰康路铁鑫园北的一间幽静的平房,记者与高征聊了起来。高征打小就喜欢雕刻。上学的时候,只要一有空他就到图书城看美术方面的书,一直到图书城关门,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美术方面的天赋为高征今后的葫芦雕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初,高征一直痴迷于葫芦雕刻,他通过研究自创了“葫芦浅皮微雕”技艺。在高征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一个葫芦雕刻的艺术品。画面上的古代人物栩栩如生,人物衣袂上细微的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这个名为“春秋五霸”的作品在2012年北京举行的第26届国际工艺品展会上获得金奖,另外带去的一幅作品“古代女王”获得铜奖。
  对艺术的追求,让高征放弃了很多。他曾经在船厂工作过,从一名工人干到管理人员岗位。但是,为了心中的那份追求,高征毅然选择了辞职,远赴浙江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在高征的家里,他拿出自己的作品。一把扇骨上,雕刻着钟馗和众鬼的画面。凭借扇骨的纹理,高征在上面用极其微小的细节,勾勒出各种鬼不同的神态,甚至连酒坛都能分辨出来。
  借助竹子的结构创作扇骨,这是高征独到之处。高征说:“每一个竹子都有不同的生命和气韵,领悟到竹子的气韵再加上故事去创作,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来,扇骨就有了神韵。”说着,高征拿出一把扇子,在扇子的顶端借着竹节的突出部分,他巧妙地设计出一排房檐,在房檐上还雕刻出一个人舞狮子的场面。在扇骨上,高征雕刻出一个老人站在窗户前眺望的画面。整个扇子打开后,随着一排房檐的展开,一幅居家祥和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
  创作的时候,高征喜欢静,在静谧的空间里,他用雕刻刀雕刻着高山流水、云山风情。前几天从浙江回来后,高征就不打算走了。他的儿子已经4岁了,这4年他一直在外闯荡。高征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我要回到家陪陪孩子,陪陪家人,在葫芦岛继续我的扇骨微雕创作。
  于德水:淬火巧手打造金镶玉
  于德水的首饰加工点在老城区轻工市场正门。门面不大,于德水已经在这里干了26年。26年来经他手修复过的金银首饰和玉器古董数也数不清。
  今年52岁的于德水,年轻的时候去锦州金店打工,学习首饰加工技艺。在那段学徒的经历中,于德水细心向师傅求教,掌握了金银首饰加工和玉器维修的手艺。
  回到葫芦岛,于德水在轻工市场正门开了“胖子首饰加工”。凭借高超的手艺,于德水渐渐在葫芦岛修复首饰界站稳了脚跟。葫芦岛以及附近地区的一些文玩爱好者,也纷纷找上门来请于德水,让他帮忙修复古董。
  一次,锦州一位客户拿来一尊香炉,香炉看上去有些年代了。香炉的一个“耳朵”已经掉了,只剩下另一个“耳朵”。客户希望于德水能照着残留的香炉把手的样子,用铜做一个一模一样的把手。于德水接过香炉,仔细打量香炉残留的那部分,随后拿起一块铜,用汽油风火融化了之后,用铁锤一点一点砸起来。不多时,一个跟残留的香炉把手一样的“耳朵”做成了,并牢牢地镶嵌在香炉上。
  于德水的修复手艺渐渐有了名,一些人便慕名而来,于德水尤其擅长修复损坏的玉器。玉石手镯和玉制挂件近年来成为一些人的喜爱之物,可是,经常有人不小心把玉器给弄坏了。每次拿到客户破损的玉器时,于德水都会尽力让玉器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尤其拿手的是金镶玉,就是用一层金箔将玉石手镯包裹起来,用自己调制的胶给固定住,打磨之后,使得玉手镯和玉挂件比原来的更加璀璨夺目。
  金银首饰的图案加工,于德水很少用模具。他凭借着书上的照片,就能很逼真地做出来。拔丝、造型、镶嵌,于德水的一双手上把没有生命的金银玉石雕刻成生动的图案。这就是一个工匠的本事,对待每一件作品都能成熟在胸。如今,于德水带了两个徒弟,他正在把手艺传承下去。
  在葫芦岛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界,还有很多工匠,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令人惊叹的艺术品,以高超的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创造着时代的精品。滨城文化工匠,为你们点赞。(石兴奎)

图说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