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文明播报

寄情雪野天地间——访市美协副主席刘世兴

发表时间: 2018-03-26 | 来源: 葫芦岛新闻网

  刘世兴,字乐天,号真石山人、清雅斋主。1957年生于辽宁葫芦岛。自幼酷爱书画,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结业于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和中国工笔画学会工笔山水研修班。主攻山水,致力于诗书画印一体。
  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工笔画分会副秘书长,葫芦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工笔画学会会长,葫芦岛市艺术家协会主席,北京工笔画创作院院长。
  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展览。作品《净土》入选201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雪浴》入选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作品展;《早春》荣获2014“泰山之尊”全国山水画、水彩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风景,画家刘世兴的心中就一直珍藏着山村洁白的雪景。天地间、山峦沟壑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般的雪景展现在眼前。记者在刘世兴的画室里看到他的画作时,心中沉淀出淡淡的温馨。
  一杯暖暖的清茶,驱散了初春的寒气。一边品味茶香,一边欣赏刘世兴的画作,记者跟这位画家聊起了他的画作及其艺术人生。
  在祖传木匠手艺的熏陶下,痴迷绘画
  刘世兴今年61岁,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从小,刘世兴就跟着父亲一起在制作好的家具上用油彩画上各种吉祥的图案。在碗架柜、箱座、立柜上,刘世兴用笔画出各种花鸟山水。
  1986年,刘世兴被推荐到锦西县轻工局缸窑岭农具厂当厂长。担任厂长期间,他成立了制镜社。作为一个工艺品加工单位,制镜社为当地老百姓家庭生活增添了许多文化艺术色彩。
  在手工、建筑等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的刘世兴,心中的绘画梦想驱使着他毅然决然地放下了手中的生意和企业,转而投身到绘画创作和学习中。2008年,已经50岁的刘世兴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并进行学习。在采访中,刘世兴引用了木匠行业的一句俗语来表述他当时的决心:四棱木头从圆眼儿钻,砍的没有旋的圆。意思就是说,要想把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头弄成圆形的,必须要借助旋木头的圆眼儿工具才行,工具比用斧子砍要圆得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必须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行。于是,凭借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刘世兴在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专业学习。
  在班级里,刘世兴的岁数比较大,同学们都称他为“大师兄”。这位“大师兄”在班级里也是最勤奋的一个学生。潜心学习绘画技巧和理论,他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刘世兴又于2011年参加了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举办的首届山水画培训班。2012年参加了中国工笔画学会工笔山水研修班。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刘世兴创作了多幅作品,成功入选国展。
  钟情家乡雪景,佳作入选国家书画展
  付出总会有回报。刘世兴的作品主要以工笔山水为主,而其中尤以雪景擅长。在刘世兴的作品中,一系列山村洁白的雪景画作,彰显出了典雅的气质。
  工笔画讲究的是精致入微,强调线的运用。刘世兴更是在作画中将留白发挥到了极致。留白,从艺术角度上说,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从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
  绘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刘世兴在创作中,用留白的手法将山村雪野中的那种安然淡雅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准。记者欣赏他创作的《雪浴》,就被那份寂静无声的雪景深深地吸引了。
  画面上,高耸的远山上被大片的雪覆盖。厚厚的积雪绵延山谷间,延续到遥远的天边。那份大气磅礴的气势,给观者以心灵的震撼。迎面而来的是那种波澜壮阔的洁白的雪,整个空间都被白雪洁净了。似乎,深深地呼吸一口空气,都有清凉软绵的味道。高山穿破云霄般笔直挺立,在洁白的雪的映衬下,高山显得如此的亲切。大山没有了那种突兀的感觉,更多的是感觉白雪给了大山温柔细腻的姿态。山脚下,几所民居在洁白的雪中静静地伫立着。屋前屋后的树梢上,洁白的雪静悄悄地挂着。于是,不免想象着山里人家在雪中的那份安逸。也许,全家人正围坐在火炉边,红红的炭火暖暖地包围着一家人;也许,有手巧的村妇,正拿起剪刀,望着窗外的雪、剪着窗花。红色的窗花映衬在白色的雪野里,显得那么有情调。
  整幅画作中的白雪部分,都是留白产生的。刘世兴对记者说,这些雪都是原来宣纸的本色,一点颜色都没有。记者用手轻轻地触摸画作,手指间感觉到的就是宣纸的质感。
  于是,惊叹这留白的效果。于是对刘世兴的雪景图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每一幅画作,都寄托着刘世兴对生活的感悟;每一幅画作,都蕴藏着刘世兴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一位画家,在自己的作品里,能充分展现对所经历的生活的解读。这种解读反映在画笔上,每一笔的勾勒,就有了跟自然、跟生命对话的味道。
  记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画家刘世兴的激情。跟创作诗歌一样,激情可以迸发出绝美的诗句。绘画也应如是吧,当画家铺开画纸,面对眼前的景色时,心里是应有感动的情愫在里面的。
  这幅《雪浴》,刘世兴所要表达的就是洁白的雪洗浴大千世界的那份清雅。这也跟他创作的第一幅雪景作品《净土》的压角章上的几个字融成一脉:大化之境。刘世兴想通过画作呼吁和启迪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创作这些雪景的素材,来源于远离城市喧嚣的绥中县加碑岩乡。那里的山水,成为刘世兴创作的源泉。无论春夏秋冬,刘世兴都会在这个处于大山中的村庄呆上一阵子,看山峦的晨起日落,观雨雪中的树影飘摇。那里的山川河流,蕴含着这位滨城本土画家太多的牵挂。几乎每一次进山,刘世兴都能捕捉到让他兴奋的风景。淳朴的乡亲,总是脸上挂着微笑。到山里的画家多了,山里人都把他们当作远方的客人来对待。谁家有好吃的了,都会给客人拿出来尝一尝。
  远离红尘的山村丝丝入画的风景,让刘世兴陶醉。沉浸在寂静的山林间,刘世兴的创作灵感得到进一步的迸发。对于一个画家而言,这也许是所要得到的最珍贵的东西吧。
  心中有了感动,笔下就有了灵气。到目前为止,刘世兴的多幅以雪景为题材的画作多次入选国展:作品《净土》入选201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雪浴》入选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作品展;《沐雪》入选2013年中国画作品展;《早春》荣获2014“泰山之尊”全国山水画、水彩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同时,他的大量作品被国家、省、市各美术馆、艺术机构及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收藏。
  建立民间艺术家平台,展现葫芦岛更多的艺术作品
  刘世兴不仅是一名画家,还是一名出色的组织者。2015年,刘世兴牵头成立葫芦岛市艺术家协会。为我市的民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从成立那天起,市艺术家协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艺术博览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把隐藏在民间的艺术家挖掘出来,发展我市民间艺术,这是在采访过程中刘世兴表达的成立艺术家协会的初衷。在成功举办三届艺博会后,刘世兴深有感触。他说,举办第一届艺博会的时候,担心展品少,还跟市收藏家协会联系,把他们的一些收藏品摆了出来。而到了2017年的第三届艺博会上,几乎全是我市艺术家的作品。这说明我市的艺术家群体很庞大,有深厚的艺术基础和底蕴。
  刘世兴充满信心地说,葫芦岛并不缺少文化底蕴,艺博会为深藏在民间的艺术家提供广阔的平台,让他们的艺彩闪耀滨城、闪耀全国。事实上,艺术博览会让更多的人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走出去,请进来。刘世兴深知艺术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性。现在,刘世兴在北京成立了工笔画创作院,同时将市艺术家协会的信息对外联络部设在了北京。刘世兴希望,通过这个窗口能让更多的葫芦岛书画作品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世界是个大舞台,偏安一隅对于创作者而言,是很难取得进步的空间的。学习、交流,才能让自己的创作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除了是一名画家,刘世兴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在采访中,刘世兴指着画室门楣上的对联说,这幅对子就是我写的。上联是“畅旺双群研书画”,下联是“繁荣两会讲诗书”横批是“盛世兴艺”。这里的双群指的是由刘世兴组织起来的两个协会,一个是艺术家协会,一个是工笔画学会。
  与刘世兴对话,是个愉快而又充实的过程。记者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活力,一种对艺术不断追求的活力,一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活力。这种热情推动着刘世兴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图说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