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文化创意

赏梨花春色 品梨园文化——建昌梨花之乡一行散记

发表时间: 2018-04-28 | 来源: 葫芦岛日报

 
   春天的风,有了温度。沿着通往梨花园的山路,记者远远地就闻到了淡淡的梨花香。
   春天的风,还带着些许的凉意。可是,蛰居一个冬天的游客,已经按捺不住春花烂漫的召唤,相约着奔着梨花而来。4月20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一行来到了建昌县那一片梨花盛开的地方,去寻找这个春天醉美的景色,去品读梨园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记者一行驱车从建兴高速公路药王庙出口下高速,建昌县旅发委的黄艳杰已早早等在路边了。在黄艳杰的引领下,记者一行开始了与梨花相约的行程。
   乡间公路两旁的树已经绿了,远处的山坡上、农家的院子里,洁白的梨花正在怒放。间或还能看见红色的杜鹃花点缀其间,仿佛一幅丹青,养眼养心。
   和尚房子乡和养马甸子乡一带的梨花漫山遍野,每年的梨花节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今年的建昌梨花节已经是第九届了。以梨花为媒,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黄艳杰对记者说,今年的梨花节吸引了众多媒体,包括央视和辽视,还有很多的网络媒体把建昌梨花节的盛况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媒体的传播,让建昌梨花节的知名度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在建昌养马甸子乡有一处万寿梨园,那里有一株千年梨树王,至今还在开花结果。
   在万寿梨园所在的回流水村大东沟村民组,记者见到了86岁的村民韦怀义。坐在千年梨树王下,记者与老人唠起了梨树、梨花和回流水村。
   韦怀义是一名退休的高中生物教师,自打建昌县开始举办梨花节,韦怀义就回到了老家,住在了回流水村。看到每年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韦怀义当起了梨花节的义务讲解员。在老人的叙述中,记者了解到,韦怀义的家族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六辈人了。从他的祖辈来到这个村里的时候,那棵千年梨树王就茂盛地生长在那里。“在我家祖辈来之前,这里还生活着其他姓氏的家族。”老人说,这说明当地栽种梨树已经有太长的历史了。据了解,在养马甸子乡现有梨树16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梨树就有十万株以上。
   韦怀义口中的梨树王,主干较低,周长五米,高大约一米左右。在主干上面,向东、西、南、北四方各长出次干。其中,朝向东侧的次干还分出一根弯曲的分枝。分枝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弧形,人可以躺在上面,似一个吊床,枝枝叶叶长得不很规则,但甚是茂密。从半山腰看,树冠上的梨花几乎将下方的土地全部遮挡。
   韦怀义记得小的时候,千年梨树王的树干粗细和现在差不多。他说,现在这棵梨树还能开花结果,每年大约收梨40多筐。
   在千年梨树王的旁边有一口小井,井口的直径不大,往井下望去,有清澈的井水。韦怀义介绍说,这口井水特别神奇,丰水年井水不溢,枯水年井水不枯,当地人将这口井水唤作“跑兔泉”。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的韦怀义写下两行字,条幅放置在梨树王旁,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更能了解梨树王:老梨王千年不朽,跑兔泉百年不枯。
   从相关部门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梨在建昌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西汉开始,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已经学会梨的插接技术。《齐民要术》中《三秦记》说:“汉武果园,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落地即破,取者以布囊盛之,名曰‘含消梨’。”《承德府志》中记载:“大宁路大宁、富庶二县,惠州兴中州、建州皆出产梨。”元朝时期,元政府在积极发展畜牧业同时,也日益重视种植农业。1213年,太师国王木华黎征战辽西之后,大力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的栽培,按“农桑之制”十四条中的“种植之制”的规定,每丁至少种杂果十株。至今梨果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可见,在和尚房子和养马甸子一带,种植梨树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在和尚房子乡水路沟村有一处太祖梨园,关于这个梨园,还有一个传说。1382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监督建设九门口长城时,曾利用闲暇时间到这里游玩,看到这里的五指山、鹦鹉山非常壮美,黑水河非常清澈,土地非常肥沃。为了明哲保身、讨好朝廷,徐达号令这里的老百姓栽植梨树,特意划分出供给皇上的果园,供给皇子皇孙、朝廷大臣的果园,后人称为太祖果园。
   从万寿梨园出来,自养马甸子乡房胜沟小学北侧上去,驱车不远处,就到了“万亩梨园”。站在山下,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梨树间有游人徜徉。曲曲弯弯的山路,蜿蜒盘旋在梨园之中。一段山路后,就到了山顶处。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山顶处,有一凉亭,亭下有几位农家妇女正在兜售着自家的农产品。“这梨干儿,你尝尝,可甜了。”一位老太太从摊上取出自家晾晒的梨干儿给记者品尝。记者拿来一片,放在口中,越咀嚼越有甜甜的味道。望着漫山遍野的梨树,掩映在花海里的村庄,记者不禁感慨,好一片万亩梨园,花美、果甜。黄艳杰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现在建昌县共有梨树337万株、8.2万亩。在一些乡村,梨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梨花之乡一行,院落里、山坡上、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到梨树梨花。在和尚房子正南鹦鹉沟村,山谷里、田野上、道路旁都是梨花。人在花中,树在宅前,村庄在绿树掩映之中,与南侧起伏跌宕的山峦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因而得名“梨花山庄”。
   梨花节,让游客和外界知道了这处远离城市喧嚣的风景。这里有梨花,这里还有历史。借着梨花的芬芳,当地农民也在自家院子里开起了农家乐。观赏梨花的人坐在农家的炕头上,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还可以跟当地农民唠唠农家生活。
   迎着春天的风,记者体验到了乡土味道的梨园风景。春光里,深吸一口气,沁入心脾的那份恬静、那份淡然,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临行,记者与村民相约,待到梨花盛开时节,定会再来。 (本报记者 石兴奎)

图说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