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讲文明树新风

助 学 路 上 有 真 爱

发表时间: 2018-11-29 | 来源: 葫芦岛日报

  如果没有真爱助学团的叔叔阿姨,我真不知道我的命运会是什么样。”说起兴城市真爱助学团对自己的帮助,兴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王德来至今仍心存感动。 

  王德来家住兴城市药王乡立兴村,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2017年3月,眼看就要参加中考了,可是王德来还是个没有户口的“黑户”。面对瘫痪在床的爷爷、体弱多病的爸爸、不知去向的妈妈,苦难的家庭让这个15岁的少年看不到希望。他只能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之后,尽力去照顾好爷爷,帮助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正当王德来心中充满迷茫的时候,兴城市真爱助学团叔叔阿姨们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每季度准时为他家送来米、面、油、被褥等生活必需品,还四处奔走,帮他解决了户口问题。如今,王德来已经是兴城市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高二学生,不仅学习好,在品德方面更是让老师和同学们啧啧称赞。王德来说:“我今天的一切都是真爱助学团给的。” 

  如今,兴城市真爱助学团已经正式更名为兴城市真爱助学协会。据协会会长李刚介绍,真爱助学团成立于2015年,当时,李刚是兴城市爱心协会的一名普通志愿者,在从事公益的过程中,李刚发现,有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于是,他萌生了成立一个专门助学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位好朋友一说,立刻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不久,真爱助学团成立了。李刚责无旁贷扛起了“真爱助学”这面大旗。现在,真爱助学协会已经发展到1200余人,有4个分队、4个职能小组。4年来,真爱助学协会志愿者的脚步踏遍了兴城的山山水水,行程6万多公里,先后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95名,为贫困家庭捐钱捐物折合人民币76万余元。可以说,现在在兴城,一提起真爱助学协会,那可是“窗户前吹喇叭——名声在外”。当地百姓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 

  2016年10月15日,真爱助学团志愿者在走访中,得知华山街道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张宇鹏同学家里非常困难。协会领导带着志愿者来到该街道四和村北山屯张宇鹏家实地查看,了解到张宇鹏还有一个大他3岁的姐姐,在华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念五年级。两个孩子与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的三间土房因年久失修,房盖经常掉土,东侧的一间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所有的门窗上没有一块玻璃,只有一层薄塑料遮风挡雨,一到冬天,屋里四处漏风,水缸和脸盆经常结冰。 

  助学团领导决定为张宇鹏家捐款修房。在微信群里发出倡议,一时间,10元、20元、30元、50元,有的志愿者竟然捐款1000元。几天时间捐款达到1万余元。不久,20余名志愿者仅用3天时间就为张鹏宇家修好了房子。张鹏宇的奶奶激动地说:“有了新房子,我们祖孙3人再也不用担心挨冻了!” 

  几年来,像为张宇鹏家修房子、为王德来办户口这样的事,真爱助学协会的志愿者们不知做了多少。今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为药王乡丁家村的贫困家庭送过节物资的途中,遭遇了大暴雨,为了保护大米、白面不被雨水淋湿,志愿者们抢着搬运物资,很多人被雨水淋感冒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他们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我们的力量虽然有限,却能让贫困家庭孩子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就是苦点儿累点儿,我们的心中也是甜的。”这是真爱助学协会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孙婉秋是真爱助学协会的管家婆,在协会里是出了名的“小抠儿”,不但她自己节俭,协会的钱,不管是谁,只要错花一块,孙婉秋就会跟他急。然而,面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孙婉秋是那样慷慨无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鲍叔”的鲍广州,今年68岁,患有严重的风湿腰腿疼病,但是,只要一提参加公益活动,“鲍叔”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比谁都兴奋。车军、田伟、金艳玲、门丽萍、刘贺霞……1200名志愿者,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说不完的助学故事。 

  今年8月,真爱助学协会荣获中共葫芦岛市委、葫芦岛市政府颁发的葫芦岛市2015——2017年度“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葫芦岛市2017年度开放社会扶贫“慈善组织”两项大奖。 

    真爱助学协会,助学路上洒满真爱,愿所有爱的种子都能开花、结果! 

图说葫芦岛